2015年4月24日 星期五

商報【關節炎如何護理】

商報 24-04-2015

關節炎如何護理

你和我身邊都可能有些人正受著關節炎的折磨,關節炎甚至可以說是全世界最常見的慢性疾病。導致關節炎的原因很多,據統計全世界約有3.55億關節炎患者,更可怕的是關節炎並不是老年人獨有的疾病,它可以影響包括兒童在內的各個年齡層,試問我們又怎能忽視呢?

什麼是關節炎?

註冊脊骨神經科王漢榮醫生指關節炎有超過100種成因,而最常見的兩種原因是退化性關節炎和類風濕關節炎。退化性關節炎,以膝關節的退化最為普遍,原因是膝關節長期受力,加上不良姿勢令其壓力增加,加速磨損和退化。患者在進行日常簡單活動,如步行、運用器具等都會受到影響。嚴重者更會有骨骼增生或於關節邊緣產生骨刺,因軟骨磨損當關節活動時便會發出咯咯的聲響。
另一種較常見的是類風濕關節炎,王醫生指此類屬免疫系統失調的病變,且任何年齡人士皆有可能發病。患者關節會產生強烈痛楚,症狀還有僵硬及關節腫脹等。類風濕關節炎通常同時影響多個關節部位,而且主要是對稱位置(例如雙手手腕),受影響關節可致變形或受損,尤其是在患病時的最初數年,變化最大。 
哪類人較易患上關節炎?
王醫生表示雖然任何人士都有機會患上關節炎,不過以下因素可能會增加患病機會,一般來說患者多以30至50歲為最常見。此外,如果家族中有人曾患上關節炎,患病機會亦會增加。有研究發現,吸煙會增加患此病的風險,原因可能是香煙中含大量化學物質,長期吸入,有機會導致免疫系統失調,引致發炎而誘發此病。
患者須注意的飲食與生活習慣
一旦患上關節痛,暫時還沒有根治的方法,因此怎樣預防是最重要的一環。在日常飲食方面,王醫生提醒要每天補充足夠的鈣質,應多食豆腐、深色蔬菜和奶類食品。此外,食物中的奧米加3亦同樣重要,有研究指奧米加3具有效的消炎效果,食物包括魚、亞麻籽、芥花籽油及核桃。
在生活習慣上,過肥會因體重令關節受壓、負荷加大,應適量控制體重避免令關節過度受壓。另外,進行適量的運動可加強患者關節的活動性、靈活性和肌肉的力量及平衡。王醫生指患者應選擇一些無重力的運動,如游泳和踩單車,使患者既能避免關節過分受力,亦能活動關節。
要紓緩痛楚,患者可用熱墊或凍敷,有效鬆弛肌肉。如病情惡化時,可用冰敷以減少發炎反應,減輕疼痛每次約15 分鐘,每天2至3次。而在病情較緩和時,則可熱敷關節,以減輕關節腫脹疼痛及僵硬,使肌肉放鬆。每次熱敷不宜超過30分鐘,每天可2至3次,但要注意溫度,避免燙傷皮膚。

*長期蹲下、上落樓梯或斜路,都會加快膝關節的退化。
*王醫生表示游泳等無重力運動可增加患者肌肉彈性及增加關節活動。
*王醫生建議坐姿要保持正確,盡量避免繑腳,以免盆骨錯位。
*多食深色的蔬菜亦有助鈣質吸收。


2015年4月16日 星期四

經濟日報【姿勢不正可致頸椎錯位 影響考試表現】

經濟日報 16-04-2015

姿勢不正可致頸椎錯位

影響考試表現

踏入考試季節,尤其是公開試,莘莘學子要努力讀書,以便好好回答試卷上的問題。
然而,考試的壓力有可能會令平日姿勢不正確誘發的脊柱問題加劇,嚴重的甚至可能影響臨場表現。
文仔今年就要考文憑試,而他也很乖,早早已經開始溫習,避免臨近考試才開夜車。不過,他自小便喜歡在床靠着枕頭溫書,即使坐在書枱也半挨半坐的,媽媽看到總是搖頭不已。
不知道是不是太努力溫書,農曆新年假期前後,文仔覺得頸、膊以致頭部都經常有痛楚傳來,甚至寫字時手會麻痺無力。媽媽擔心他到考試時會被問題影響發揮,於是急急帶他求診,才發覺文仔因為平日姿勢不正確而引致頸椎錯位。
註冊脊醫王漢榮表示,每年臨近考試前兩至三個月,類似文仔的求助個案就會開始增加,因為他們開始投入溫習,考試壓力亦開始增加,令疼痛不適等症狀逐步浮現及加劇,更擔心自己身體「捱唔到成個考試」,繼而急急求醫。
他稱,有些個案更因為頭痛而無法集中精神,尤其愈接近考試便愈緊張,問題也愈來愈嚴重。

過度壓力令頸椎錯位

事實上, 頸椎錯位主要源於平日姿勢不正確,導致頸椎過度受壓所致。
王漢榮指出,很多日常的壞習慣都有損頸椎健康,例如「低頭族」 盛行,人人都經常長時間低着頭掃電話,又或用電腦時上身愈傾愈前,甚至是在床上靠着床板看書用電話等等,於是令頸椎不斷受壓,慢慢更加引發頸椎錯位,壓迫到神經綫,引起各種不適症狀,如頭痛、膊頭頸後繃緊、手臂麻痺無力等等。假若置之不理,問題就只會繼續惡化,甚至導致脊柱側彎、肌肉萎縮等嚴重問題。 他說,頸椎錯位不是突然而至,而是慢慢積聚而成,並且是可以預防的問題,最簡單及容易便是從小做起,例如溫習做功課時保持良好的姿勢,不要因為疲倦而挨左挨右,而平日也應該做一些伸展運動及活動一下,避免長時間維持同一姿勢,「即使是對的姿勢,維持太久也會產生問題」。

適當運動減少勞損不適

公開考試的成績影響學生的升學,但在溫習之餘也不能忽視身體。王漢榮提醒學生和家長在應付考試的同時,也不要忘記健康的身體對成績也十分關鍵,所以除了溫書之外,亦要有足夠的休息和睡眠,有助紓緩身體的壓力和繃緊感覺,最好分配一些時間做適量運動,幫助身心放鬆,帶來的效果可能比埋頭溫習會更佳。

適時伸展手臂肌肉

考試答題分秒必爭,但寫字寫得多又寫得急時,拿筆的手開始不聽話,寫出來的字也愈來愈似「鬼劃符」,令改卷之人如墮迷霧中。註冊脊醫王漢榮表示,長時間寫字會令手部肌肉疲倦,加上緊張壓力,令肌肉愈來愈繃緊。
為免問題影響表現,他建議考生們在保持正確坐姿之餘,答題時每隔二、三十分鐘也可休息一會兒,以及伸展一下手臂的肌肉,避免它們過度繃緊,會影響自己的控制和表現。他説,考生可以利用伸展及休息的時間,思考如何作答,又或是整理自己的思緒,這樣便不會浪費時間。

經濟日報【姿勢不正可致頸椎錯位】

經濟日報 16-04-2015

姿勢不正可致頸椎錯位影響考試表現

踏入考試季節,尤其是公開試,莘莘學子要努力讀書,以便好好回答試卷上的問題。
然而,考試的壓力有可能會令平日姿勢不正確誘發的脊柱問題加劇,嚴重的甚至可能影響臨場表現。
文仔今年就要考文憑試,而他也很乖,早早已經開始溫習,避免臨近考試才開夜車。不過,他自小便喜歡在床靠着枕頭溫書,即使坐在書枱也半挨半坐的,媽媽看到總是搖頭不已。
不知道是不是太努力溫書,農曆新年假期前後,文仔覺得頸、膊以致頭部都經常有痛楚傳來,甚至寫字時手會麻痺無力。媽媽擔心他到考試時會被問題影響發揮,於是急急帶他求診,才發覺文仔因為平日姿勢不正確而引致頸椎錯位。
註冊脊醫王漢榮表示,每年臨近考試前兩至三個月,類似文仔的求助個案就會開始增加,因為他們開始投入溫習,考試壓力亦開始增加,令疼痛不適等症狀逐步浮現及加劇,更擔心自己身體「捱唔到成個考試」,繼而急急求醫。
他稱,有些個案更因為頭痛而無法集中精神,尤其愈接近考試便愈緊張,問題也愈來愈嚴重。

過度壓力令頸椎錯位

事實上, 頸椎錯位主要源於平日姿勢不正確,導致頸椎過度受壓所致。
王漢榮指出,很多日常的壞習慣都有損頸椎健康,例如「低頭族」 盛行,人人都經常長時間低着頭掃電話,又或用電腦時上身愈傾愈前,甚至是在床上靠着床板看書用電話等等,於是令頸椎不斷受壓,慢慢更加引發頸椎錯位,壓迫到神經綫,引起各種不適症狀,如頭痛、膊頭頸後繃緊、手臂麻痺無力等等。假若置之不理,問題就只會繼續惡化,甚至導致脊柱側彎、肌肉萎縮等嚴重問題。 他說,頸椎錯位不是突然而至,而是慢慢積聚而成,並且是可以預防的問題,最簡單及容易便是從小做起,例如溫習做功課時保持良好的姿勢,不要因為疲倦而挨左挨右,而平日也應該做一些伸展運動及活動一下,避免長時間維持同一姿勢,「即使是對的姿勢,維持太久也會產生問題」。

適當運動減少勞損不適

公開考試的成績影響學生的升學,但在溫習之餘也不能忽視身體。王漢榮提醒學生和家長在應付考試的同時,也不要忘記健康的身體對成績也十分關鍵,所以除了溫書之外,亦要有足夠的休息和睡眠,有助紓緩身體的壓力和繃緊感覺,最好分配一些時間做適量運動,幫助身心放鬆,帶來的效果可能比埋頭溫習會更佳。

適時伸展手臂肌肉

考試答題分秒必爭,但寫字寫得多又寫得急時,拿筆的手開始不聽話,寫出來的字也愈來愈似「鬼劃符」,令改卷之人如墮迷霧中。註冊脊醫王漢榮表示,長時間寫字會令手部肌肉疲倦,加上緊張壓力,令肌肉愈來愈繃緊。
為免問題影響表現,他建議考生們在保持正確坐姿之餘,答題時每隔二、三十分鐘也可休息一會兒,以及伸展一下手臂的肌肉,避免它們過度繃緊,會影響自己的控制和表現。他説,考生可以利用伸展及休息的時間,思考如何作答,又或是整理自己的思緒,這樣便不會浪費時間。

*考試答題時要保持坐姿正確,背部要挺直,肩膊要保持水平。
*慢慢上下活動手腕,有助放鬆手部肌肉。

2015年4月2日 星期四

蘋果日報【溫書坐不正 傷頸椎易頭痛】


蘋果日報 02-04-2015

溫書坐不正 傷頸椎易頭痛

中學文憑試(DSE)展開,考生們進入作戰狀態,日以繼夜溫書只求考取好成績。不過,長期坐着溫書,兼少活動,容易導致周身骨痛。脊骨神經科醫生表示,這與壓力令肌肉繃緊,加上長時間坐姿不正確有關,嚴重可致頸椎、胸椎錯位,出現頭痛、手部麻痹等不適,影響溫書效率,建議考生要時刻注意坐姿正確,溫習期間,每隔一段時間可做伸展運動,令肌肉得以放鬆。
註冊脊骨神經科醫生王漢榮表示,越接近考試季節,因痛症求診的學生數目增加,患者多數是因為壓力,加上長期姿勢不正確引發痛楚。他指,當有壓力精神緊張時,會出現心跳加速等生理反應,肩膀、上背肌肉自然繃緊,從而引發痛楚,若肌肉繃緊情況持續,肌肉拉力更有機會令頸椎、胸椎錯位,神經受壓便會出現頭痛、頭暈及如針刺般麻痹感覺。

忌縮膊伏桌溫習

另一個誘發學生痛症的原因是溫書時姿勢出現問題,王指,學生們長時間坐在書桌前讀書,最常見的錯誤姿勢包括手臂放上桌面,整個身體彎向前,縮膊、寒背、低頭讀書寫字,這些姿勢會令胸大肌緊繃,肩頭前傾,頭頸亦會伸前,容易影響頸椎及上背,加上身體彎前,下背部及腰部不會緊貼椅背,腰部也可能會出現痛症問題。
單手放在桌上托着頭,側身半倚的溫書姿勢,也會導致左右肩膀肌肉不平衡。王表示,當身軀傾向一邊,脊骨會旋轉及偏向側身的一邊,長期維持此姿勢有機會出現頭痛、頸痛、腰背痛等。至於伏在桌子上寫字亦為壞習慣,這姿勢對整個腰背脊骨都不健康,應盡量避免。他指,不少人喜歡在床上看書,半躺在床上,而頭倚在床頭板上,此姿態會令頸椎大幅受力,短時間已可出現頸痛,長時間更可令頸椎弧度變直,加劇痛症。
王表示,病人甚至有小學生,「肩頸痛到喊由媽媽帶嚟睇醫生」,每逢升中試、呈分試前後也有不少這類病例。他建議,溫書每20至30分鐘要休息一會轉換姿勢,並多做伸展運動,讓繃緊的肌肉放鬆。若家長留意到子女溫書時坐姿歪歪斜斜,出現寒背及過份低頭等,應糾正。

日坐6小時 考生頸骨變形

18歲陳同學(化名)為應屆DSE考生,對考試成績非常緊張,每日都會「坐定定」溫書5至6小時,惟近2、3個月肩頸位置開始痠痛,病情更越來越嚴重,出現頭痛、呼吸不順暢、手部麻痹等不適,每當坐下溫書便發作,服用止痛藥也效用不大,痛楚令他不能集中精神溫書。他其後向脊醫求診,檢查顯示因溫書姿勢長期不正確引發痛症。 註冊脊骨神經科醫生王漢榮表示,陳同學求診時曾進行X光檢查,發現7節頸椎中有4節錯位,其頸骨天然「C」字弧度,已變成反「C」形,「佢姿勢極唔啱,兩隻手臂放晒上枱,人傾前頸伸咗出嚟,雙肩向前縮,寒晒背」,由於肩頸肌肉長期繃緊,拉力令頸椎錯位。經過3星期治療,加上改善坐姿及多做伸展運動,神經痹症才有好轉。伸展運動

 伸展上斜方肌
頭頸向左肩彎曲,左手放在頭上輕輕施加壓力,停留10秒,換方向再做。重複做10組。

伸展肩胛提肌
頭轉向左方45度角望前,向下低頭,下巴向頸方向收緊,左手放在頭上輕輕施加壓力,停留10秒,換方向再做。重複做10組。


伸展腕伸肌
手手臂仲直,手心朝下,右手將左手手腕向下彎曲,停留10秒,換手再做。重複做10組。

伸展菱形肌
將橡筋帶綁在固定身物件上,左手握橡筋帶,手肘貼緊身體向身軀拉,手肘拉至身後,停留10秒,換手再做。重複做10組。


王漢榮註冊脊醫 ( Dr. Keith Wong Hon Wing ) ,  Registered Chiropractor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應向自己的脊醫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晴報【全力備戰DSE 坐姿錯頸椎壞】

晴報 02-04-2015

全力備戰DSE 坐姿錯頸椎壞

中學文憑試正在舉行,考生或要長時間坐在書桌前最後衝刺溫習,有脊醫提醒,姿勢不正確或桌椅高度不合適,有機會造成頸椎錯位等問題,或出現頭痛、難以集中精神等情況,恐影響成績。

 不少考生都要長時間溫書備戰考試,註冊脊醫王漢榮指,不少考生溫書時都用錯姿勢,最常見的是頭部向前傾及肩膀向前聳;而近兩三個月每月有大約10宗相關求診,較平時增加五成。 

肩膀向前聳 易無精神 

王漢榮說:「頭每向前一吋,頸椎承受的重量增加超過十磅,容易頸椎錯位。」至於肩膀向前聳,王指這樣會令肌肉愈發繃緊,容易寒背,亦令肋骨受壓,影響呼吸,長期會因為缺氧而無精神。 

王漢榮又憶述,曾有備考DSE的文科男生,經常要寫文章,但常將身體前傾及低頭,導致頸椎錯位,亦令神經綫受壓迫,導致頭痛、膊痛、手痛、麻痹,更難以集中精神。他提醒,溫書時要保持背脊挺直,全身尤其是頭及肩保持放鬆,不要向前傾。

另外,書桌和椅子高度也會影響坐姿及脊椎健康。王說若書桌太矮或椅子太高,身體容易向前傾;若書桌太高或椅子太矮,則容易不自覺聳肩,尤其是拿筆的一邊肩膀,長期或致高低膊及頸椎錯位。

寫字多恐網球手

王漢榮說,寫字昤手腕要向上抬,長期或令肌肉勞損,導致「網球手」,建議每20分鐘小休片刻,例如放下筆喝杯水。

溫習正確坐姿

1. 頭部不要前傾
2. 臀部坐至椅子最入處,整個背部緊貼椅背
3. 手肘處呈110至120度角,前臂與地面平行
4. 大腿與小腿垂直,腳平放地上,若不夠長可墊矮凳

5招預防紓緩

1. 可用書架將書本放斜,避免低頭閱讀
2. 每20分鐘小休片刻,如放下筆喝杯水
3. 若感到肩頸疲勞痠痛,可用發熱貼敷
4. 右手將頭按向右肩,維持10秒,做10組;左邊亦如是。
5. 拉橡筋帶鍛鍊背部菱形肌

商報【腰痛勿忽視 護腰從細節做起】

商報 02-04-2015

腰痛勿忽視 護腰從細節做起

不少人都有腰痛的情況,但不是每個人都會花時間去治療,或找出原因。原來腰痛很可能是脊骨出現問題的警號,亦可能是不良姿勢或用了不適合的枕頭或床褥所造成,不要以爲休息下或小作按摩便可以,長期腰痛最好還是到醫院做詳細的檢査。

腰痛的警示

我們的腰骨每天要承受整個身體的重量,如果加上姿勢不正確,腰背所承受的壓力就更加以倍數增長,若感到長期腰背痛,有可能代表你的脊柱關節已有一定的勞損。腰痛的成因可大致分為:日常損傷(可分為急性及慢性兩種);脊椎關節退化:如關節炎、椎間盤退化、老年性骨質疏鬆症:長期工作勞損,如需長時間保持固定姿勢。此外,一些需要重複性地彎腰或搬運重物的工作,也會大大增加患上腰痛的機會。

怎樣選擇合適的枕頭、床褥?

一天24小時當中,睡眠佔了三分一的時間,所以選擇合適的床褥和枕頭非常重要。註冊脊骨神經科王漢榮醫生指床褥應選擇一些較有承托力的床褥,如質地較硬加上一層薄薄的軟墊就最為適合。
王醫生又指出其實仰睡和側睡對枕頭的要求各有不同,仰睡時枕頭的高度應以頸骨的弧度為標準,王醫生建議腰痛患者可在仰睡時墊高膝蓋的位置,有效紓緩腰痛和減輕腰部的壓力。而側睡就以膊頭至頸的長度為準則,注意選擇枕頭的準則是以枕頭受壓後的高度來計算。王醫生建議在側睡時,可擺放一個小枕頭在兩腿之間,可有效減少盆骨所受的壓力。

紓緩頸至腰部運動

從頸部至腰椎,在正常情況下應呈一直線,因此我們進行紓緩運動時應從頸部開始,亦可因應需要而局部舒緩。要有效預防頸、腰背痛,最好養成定時進行紓緩運動的習慣,每星期最少三次或以上,以達最佳效果。

頸部伸展運動

Step 1: 雙眼往前望,把右手放在左耳上往右拉,維持10秒,左右各10次。此動作有效伸展頸側的肌肉,增加其柔軟度和彈性。
Step 2: 把頭往左轉向45度後下巴往下壓,維持10秒,左右各10次。此動作可伸展後頸肌肉。

腰部伸展運動

Step 1: 身體平躺,雙手放在兩旁,收腹,腹部往下壓,帶動盆骨轉動,維持10秒,重複動作5次。此動作可紓緩腰部壓力。
Step 2: 身體平躺,雙手放在兩旁,膝蓋合著彎曲,雙腳掌踩地,呈拱橋狀,但上背與頭部仍貼著床。然後深呼吸,腹部用力往下壓,盆骨會微微向上傾斜,維持10-15秒,然後吸氣放鬆,重複整組動作5-10次。此動作可伸展背部和腹部的肌肉,增加其柔軟度。


2015年3月24日 星期二

信報【脊椎錯位 無覺好瞓】

信報 24-03-2015

脊椎錯位 無覺好瞓

上星期日是世界睡眠日,國際精神衞生和神經科學基金會從2001年開始,便把每年的3月21日定為世界睡眠日,希望喚起大家對睡眠重要性和睡眠質量的關注。我們天天睡眠,不過並非每個人經常都睡得好,根據衞生署2008年資料,每十個香港人中,便有兩人,即約一百四十萬人有失眠的徵狀,另外每八人之中就有一人是失眠症患者。
失眠的原因很多,有些是因精神緊張、情緒問題而導致失眠。亦有些因為藥物影響或是身體痛症而未能入睡,若長期失眠除了令人疲乏、精神和體力不支、記憶力減退和注意力不能集中外,對青少年及兒童來說,亦會減少生長激素的分泌,不利身體發育。脊骨神經科醫生王漢榮更指出,逾七成的腰痛、背痛、頸痛膊痛的患者求診時都表示,因痛症令他們睡眠時輾轉反側,直接影響睡眠質素,情況令人關注。
脊椎痛症可嚴重影響睡眠質素,令身心受損。

脊椎痛症有增無減

現今科技發達,不少日常生活習慣都正改變,令很多以往較少有的健康問題漸漸普及,脊骨問題是其中之一。王漢榮表示相對於五年前來求診脊骨問題的病人也有上升,估計與智能產品的普及有關。「我們在交通工具上都會見到很多機不離手的低頭族,長期低頭看平板電腦、坐姿不正確等都會令頸椎及腰椎受到沉重壓力,令人產生痛症。相對於五年前以四五十歲病人為主,至現在二三十歲的年輕人求醫比例大幅度增加,有年輕化的趨勢。」
以早前一名二十一歲男子求診為例,由於他是寬頻銷售員,經常要低頭用平板電腦給客人介紹計劃詳情,加上平時回家坐車也愛埋首「煲劇」,令他的頸椎出現問題。「初時以為頸梗膊痛屬於小事,直到問題持續,影響每晚的睡眠質素,令他睡醒後頭部劇痛,而且醒後猶如未睡般疲勞才求診,最終發現肌肉並不平衡,頸椎出現嚴重錯位。由於他的工作要經常低頭,以致頸痛、頭痛、手部麻痹及痠軟,嚴重影響了他的工作及日常生活。結果經三個月的療程才能紓緩情況,同時也要他持續改善低頭的習慣,並間中作伸展的活動以減低肌肉繃緊的狀況才有好轉。」
王漢榮指出脊椎錯位及椎間盤突出的情況有年輕化的趨勢。

長期受壓軟骨突出

類似情況其實並不罕見,王漢榮指出來應診的患者通常求診時都會表示睡醒後背脊不適,頸部會有麻痹、火燒、針拮的感覺,無力或背脊非常痛楚,輕則一段時間活動後方能活動正常,重則產生劇痛,動彈不得,求診後發現脊椎錯位或是椎間盤突出。「很多人有錯覺椎間盤突出是腰椎或盤骨出現問題,但其實由頸椎至胸椎都可能出現,視乎那一節受到壓力出現異樣。而所謂椎間盤突出,大部分則是骨與骨之間因長期受壓令軟骨突出,突出的軟骨壓住神經線,而產生痛楚。不過,大致上可以憑痛或麻痹的位置略知脊椎那部分出現問題,若手痹則主要是頸椎問題,而腳痹則主要與腰椎有關。」
針對脊椎錯位及椎間盤突出治療方法因嚴重的程度而異,輕則以手法治療方式把錯位的骨矯正或改善姿勢習慣紓緩痛楚,而重則要轉介專科作手術。不過王漢榮表示最好還是防患於未然,平時的姿勢正確,以減低情況惡化的機會。

睡得好姿勢要擺好

每天睡眠八小時,姿勢正確可減低脊椎痛症的出現。人的身體結構中,脊骨有其生理弧度的,若平睡時,枕頭必須有突出的部分來承托頸椎突出的生理弧度,選擇枕頭時則以貼合頸背弧度為佳,此舉能增加承托的支點,減低頭部與膊頭之間懸空時令頸椎額外承受的壓力,令肌肉及頸椎得到全面的休息。至於側睡,則可以用一個較厚的咕𠱸夾在腿與腿之間,以減低腿骨一邊傾斜塌下令腰椎所承受的壓力。如側睡卻沒有在腿間放上咕𠱸,久而久之腰椎及盤骨長期受壓,容易會錯位及有椎間盤突出等情況。
至於趴睡王漢榮並不建議。「趴睡會令頸椎及腰椎承受較重的壓力,特別對椎間盤及肌肉的壓力會較大,而趴睡時為了呼吸,頭會長時間轉向一面,令頸椎錯位的機會較大,長期會對頸椎有不良影響。」
枕頭的選擇也要注意,坊間枕頭有不同物料,不過無論羽毛或太空綿,都以受壓後的厚度作為準則,一般平睡以貼合頸背弧度為佳,而側睡枕頭的厚度則要大約頸至膊頭的距離,然而每個人的身形體重有異,不能一概而論按枕頭的大小購買,最重要是經嘗試舒服才購買。
除睡姿外平時坐姿也要正確,以減腰痠背痛的機會,正確的坐姿應是臀部完全坐於坐位上,背部盡量貼近椅背,令整個背部的力卸於椅背上,以減低所有力度壓於盤骨。不少人也習慣看電腦時頭不自覺向前傾,正確的坐姿是耳珠、膊頭及臀部成一直線,避免頭部過前而增加頸椎的壓力。此外,如用智能產品,也盡量以輔助架協助,以減低頸部長期維持向下,令20分鐘做伸展運動,轉換姿勢,減低肌肉長時間繃緊,防止肌肉痛及長期受壓。
把頭呈45度角, 低頭下巴向下,手放在後枕把頭拉低,保持10秒, 讓頸部有拉扯感覺,可鬆弛頸椎及附近肌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