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高低膊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高低膊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20年2月26日 星期三

經濟日報 副刊版【疫情室內毛巾操 脊醫教5式拉筋動作】

經濟日報 副刊版  24.02.2020

疫情室內毛巾操 脊醫教5式拉筋動作





新冠肺炎(武漢肺炎)持續蔓延,不少人都選擇留家工作,在斗室中做簡單拉筋及伸展運動,毛巾操就是不錯的健體選擇。今次由ProCare的脊醫黃順亮示範幾組簡單的動作,對身體肩膀、背肌、大腿等部位都有紓緩的效果,屈在家中的你不妨試試。

對抗新冠肺炎的最好方法,就是增強自身的免疫力,都市人總埋怨工作繁忙,根本抽不出時間做運動。其實毋需買跑步機放在家中,家家必備的毛巾,也是很好的運動輔助工具。毛巾操動作簡單,易於學習,而且便於攜帶,可以隨時練習。以前毛巾操是專為中老年人設計,通過練習可增強肌肉力量,提高肌肉靈活性、柔韌性,改善身體的穩定性,預防摔倒。

脊醫黃順亮表示,home office人是長期坐着,或停留一個位置太久,肢體便會感到僵硬,故提議約半小時就要伸展走動,只要有一張凳、一面牆或毛巾都可以做到運動。以毛巾操來說,家居必備而且相當安全,黃順亮說毛巾操與一般拉筋,其幅度及深度比後者更大,且可促進全身血液循環。

 ProCare的脊醫黃順亮介紹在家也可做的毛巾操動作,有助改善肌肉繃緊。

動作一: 強化頸部肌肉
做法:
人身站立,用毛巾放在頭後面,雙肘平伸拉直,不要讓頸部移動,保持35秒左右,再放鬆,重複510次。
可強化頸部肌肉,如果對著熒幕坐得太久,不妨做此運動舒緩。

動作二:膊頭繃緊放鬆練習
做法:
1.  個人站着,將運動巾兩端拉緊,雙肘平伸,慢慢運力至全身,並使雙腕高舉至頭頂,再向後拉至背肩位置。
2.  做時會感到胸椎和手部扯緊,保持23秒再放回身前,重複10次左右。
如果覺得膊頭繃緊或對著螢幕坐得太久,都可做此運動。

動作三:腰部伸展減痠緊
做法:
1.  人站着,雙手拉着毛巾並舉高,將毛巾伸到背後,右手平伸向下扯,再以在右手肘位置抵着毛巾,使毛巾增加其抗力,讓左邊身體得以充分伸展。
2.  保持此姿勢35秒,放鬆並回復毛巾舉高狀態,重複510次,再換另一邊身體做一遍。
久坐而覺得腰部痠緊,都可做此運動以助紓緩。

動作四: 腳部拉扯伸展運動
做法:
站立屈曲右腳,並以毛巾將右腳腕勾着提起,直至感到大腿的肌肉被拉扯,維持35秒,放鬆拉低,重複510次。
久坐而覺得腳腕及大腿痠緊,都可做此運動有助紓緩。

動作五: 鍛練彎腰動作
做法:
雙膝微彎,並捲着的毛巾放在腰部,上身向前俯仰,再回復垂直,重複510次。
鍛鍊正確的彎腰動作,可預防拿起重物時令腰部受創。

2015年8月19日 星期三

AM730【開學第一堂課: 揀啱書包 免孭壊脊骨】

AM730 19-08-2015

開學第一堂課: 揀啱書包 免孭壊脊骨


暑假快過,家長學童也要開始準備開學了! 上學準備多,看見琳瑯滿目的文具、上學用品,以小朋友角度挑選的話,當然是愈得意愈好! 不過心水清的父母一定明白,為小朋友的健康著想,書包、返學鞋的挑選一定要非常慎重。 脊骨神經科醫生王漢榮,現在就為大家講解一下選書包及選鞋的大學問,與家長小孩齊上第一堂「開學課」。

肌力不平衡 痛症隨時上身

王醫生表示,若書包的設計不能有效承托書本重量,或會導致寒背、高低膊,小朋友肋骨長期被擠壓,最嚴重甚至會影響肺活量。在選書包時,亦應以雙肩帶為準:「單邊的書包會令肌力不平衡,容易導致脊骨錯位,引起痛症。」書包的重量最高只能是小朋友本身體重的10至15%,如果書包過重,切勿強行塞入書包中,寧願放在手上。而書包的體積亦要顧及小朋友的體型,家長不要因小朋友很快長大而買太大的書包,令背帶太鬆不能緊貼背部。
坊間對手拉式書包的使用有所爭議,王醫生認為手拉式書包的好壞視乎小朋友上學的路是否平坦、有否梯級。如果是凹凸不平的路,小朋友反而用多了力度去保持書包平衡,而有手拉裝置的書包本身較重,在上落樓梯時其實對小朋友是一大負擔,所以不建議使,而即使使用,小朋友亦應經常換手拉動,以免某邊肌肉太強而影響胸椎。

1. 書包的肩帶要夠闊及有軟墊,因為此點是力點,如肩帶太窄負荷會增多,小朋友亦會因被緊勒而不舒服。

2. 胸口的扣帶能穩定書包的位置,令書包不會「郁來郁去」,或者因而斜向一邊,起到平衡書包於肩膀的功用,以免造成高低膊等痛症。

3. 腰部的扣帶同樣重要,因書包的重量不應該只墜於肩膀兩點,能將部分重力卸到腰部,可以幫膊頭分擔。

* 書包背部最好另有一內格予放置重物之用。如果重物放於外面,會將書包向後墜,小朋友為了平衡會向前傾,長期下來便會導致寒背。

*書包要緊貼學童背部,因重物愈貼近背脊、愈接近身體的重心,對身體的負擔則愈少。

*王漢榮醫生表示,學童誤選書包,有可能導致脊柱問題。

選返學鞋要點

孩子大得快,來到迎學年,舊的返學鞋已經不合穿,需要購買新鞋。王醫生指,買返學鞋亦有學問,而家長、小朋友普遍對買鞋、穿鞋更有些錯誤想法,例如不少家長認為買鞋要買大一點,好讓小朋友長大也穿得下,其實是不應該的。
王醫生指:「 鞋的大小,應該是小朋友穿進去後,後面能剛好放進一隻手指至為適合。一隻手指的位置是讓小朋友在大量活動後腳掌稍脹時,可以不用太壓迫。」小朋友則有穿著上的問題,需要家長留意:「鞋子要適合貼腳,但有些小朋友回家後不解鞋帶就脱鞋,第二天再把腳塞進就當穿好鞋了,其實經歷拉扯及強塞後,鞋子早已變鬆,此時應重新繫好鞋帶才算穿好。」

選鞋的法則

1. 鞋子穿上腳後,可剛好放進一隻手指。

2. 鞋頭寧闊莫窄,要有充分位置給腳掌活動,以免引致拇指外翻。而鞋亦要有足弓承托位,給予足弓完整的承托,以免引起扁平足。

3. 鞋底要有防滑位置,令穿著時更安全舒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