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6月21日 星期二

膝蓋痛的成因

1.           膝關節退化

2.           膝關節組織發炎:1.髕骨肌腱炎(髕骨肌腱是用來協助化解和吸收因跑跳落地時對膝關節所造成的壓力,對膝關節有穩定的作用,所以重複不當的使用,就會令髕骨肌腱受損導致發炎) 2.膝關節滑膜炎(滑膜是有滑潤關節軟骨面的作用,增加關節活動範圍。過度勞損或使用不當會造成滑膜的急性發炎,令膝關節的活動範圍大大減低)3.鵝掌肌腱炎(長時間跑步、下坡、過度的行走和運動都可引起鵝掌肌腱炎)

3.           膝關節的位置不正確

4.           長期勞損

5.           意外創傷

膝蓋痛病徽
1.  通常,患者會首先感到腰部臀部肌肉疼痛及麻痺
2.  幾天或幾星期後才會感到大腿後側,小腿下端以及足部疼痛。
3.  腿部疼痛的程度會超過腰背部疼痛,有時腰背部疼痛會完全消失。

膝蓋痛治療方法

1.  脊科治療:用一些特別的矯正器及特別的手法矯正輕度錯位的脊推關節。

2.  脊科物理治療 : 運用一些特別的理療器材如肌肉電療和超聲波等放鬆肌肉、 增加該處血液循環、減輕局部神經壓迫的徵狀

3.  運動治療 : 用一些針對肌肉的治療運動,目的是強化肌肉、增加患處肌肉的柔軟度
減低痛狀覆發的機會.盡快接受正確的矯正治療, 往往因為病情拖延愈久,,相對地治療時間也愈久。


王漢榮註冊脊醫 ( Dr. Keith Wong Hon Wing ) ,  Registered Chiropractor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應向自己的脊醫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2011年6月16日 星期四

肩周炎患關節舒展運動

以下介紹的肩周炎患患者的關節舒展運動,亦適合一般人士練習,目的是强化肩關節,如在運動過程,發覺疼痛加劇或嚴重不適,應立即停止運動並請教專業脊醫

鐘擺運動

將沒有患病的手臂放在桌上,身體向前傾,上肢放鬆,痛肢如鐘擺向不同方向搖擺,例如:往順時鐘方向轉動30次,再往逆時鐘方向轉動30)



爬牆運動

身體站立,面向牆壁,舉起痛肢。手指貼著牆壁,用手指於牆上慢慢向上爬,爬至能忍受的最高處停留10秒,然後慢慢往下爬,重複此動作10次。每次可逐漸增加爬行的高度,謹記要量力而為。

背拉運動

身體站立,雙手握著毛巾於背後,痛手放於下方,不痛的手慢慢往上拉高至能忍受的最高點,數10秒後放鬆,重複10次,謹記要量力而為。


王漢榮註冊脊醫 ( Dr. Keith Wong Hon Wing ) ,  Registered Chiropractor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應向自己的脊醫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2011年6月15日 星期三

肩周炎的成因

在現時醫學上,肩周炎的真正病因不詳,但大多數是因為肩關節部位受創傷、勞損、缺少運動所引起的。此外,還有一些因素會増加患上肩周炎的機會:

1.          脊椎或上肢移位。
2.          肩關節過份勞損或退化。
3.          其他如患糖尿病、中風後, 或肩膊手術後肩膊固定太久。

肩周炎病徵

1.          肩膊活動能力受阻
2.          無法舉手及轉動手臂 
3.          肩袖隱隱作痛

肩周炎治療方法

1.          脊科治療 : 用一些特別的矯正器及特別的手法矯正輕度錯位的頸脊關節,及用最新的3D牽引床來減低神經線受壓的機會。

2.          脊科物理治療 :運用一些特別的理療器如肌肉電療和超聲波,再配合冷敷或熱敷患處,可減輕患
3.          處症狀。

4.          ART深層肌肉療法 : 用特別的手法把一些因為過度勞損的深層肌肉膜拉鬆。

5.          運動治療 : 一些針對肩部肌肉的治療運動,目的恢復肩膊關節的活動度。.

王漢榮註冊脊醫 ( Dr. Keith Wong Hon Wing ) ,  Registered Chiropractor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應向自己的脊醫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2011年6月13日 星期一

坐骨神經痛

坐骨神經痛是指穿梭於腰背部然後通過臀部分佈到腿部的坐骨神經受損後所產生的痛症其實,骨神經是由腰椎第4神經根(L4,5)到薦椎第3神經根(S1,2,3)組成,乃是全身最大最長的一條神經,經腰和臀部伸展到整個下肢。因此,坐骨神經痛的患者會覺得腰骨和臀部有劇痛及麻痺,並由臀部一直蔓延至大腿後外側、小腿及足部。很多腰背痛患者都誤以為自己患有坐骨神經痛。真正的坐骨神經痛是由於腰椎間盤突出壓到坐骨神經其中一條的主要神經根而產生的。除了壓迫之外,發炎反應也是其中的一個原因可引致坐骨神經痛。

患上坐骨神經的高危人士:
1.          日常坐勢不正確的人士,例如蹺腳、側坐、坐下後仍然將銀包放在褲後袋。
2.          經常彎身綁鞋帶的人士
3.          孕婦
4.          工作需要長時間坐下或彎腰的人士
5.          腰背曾受過創傷的人士

坐骨神經的成因:
1.          腰椎間盤突出:突出的椎間軟骨壓迫到便會產生發炎,而引起坐骨神經痛。
2.          因腰椎退化或過度勞損令腰椎骨之間的神經線受壓。
3.          腰椎周邊軟組織發炎。
4.          脊椎管狹窄而壓到神經線。
5.          骨刺增生:因為骨刺長於腰椎骨的後部, 令神經槽變少, 所以神經受壓。
6.       腰椎、骨移位,令神經線受壓,引致坐骨神經痛。
7.          腫瘤:使神經線受壓,造成疼痛。
8.          受到意外撞擊:例如運動受傷、跌倒、交通意外等, 導致腰椎或盤骨移位,令神經受壓。

王漢榮註冊脊醫 ( Dr. Keith Wong Hon Wing ) ,  Registered Chiropractor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應向自己的脊醫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2011年6月9日 星期四

頸椎病變性頭痛

頸椎病變性頭痛也是都市人最其中一種最常見頭痛是由頸椎退化,頸脊骨錯位,頸椎關節等問題所引致。而引致頭痛的主要原因是頸椎神經第一三條受厭所引起。痛楚的範圍常常只是一側,由頸伸延到後枕,頭的側面及到達眼球的後面。不少醫療人員把頸椎病變性頭痛錯誤地診斷為偏頭痛


續發性頭痛
續發性頭痛是較為少見的,其主要成因是因頭部頸部受傷或其他疾病(如:腫瘤)而引發

根據多年的臨床經驗,大部分患者的頭痛問題是由於頸部肌肉緊張或脊骨移位(subluxation)所引致的。事實上,有多份的研究報告同時指出頸椎問題和頭痛是有密切的關係,長期生活緊張,坐姿或睡姿不當,頸椎長期向下打電腦或讀,而導致後頸肌肉過度勞損而引發重覆性頭痛

治療方法

1.脊醫治療 : 矯正錯位的脊骨及肩膊關節。

2.脊科物理治療 : 運用一些理療器材(如電療、 超聲波等) 協助放鬆過緊的肌肉。

3.運動治療 : 一些針對性的治療運動。
一般輕微患者大多自行購買及服食一些止痛或消炎藥,但一些嚴重的患者,如果長期服用這類止痛或消炎藥物,其副作用是傷害腸胃等問題。於2001年,DUKE大學一項研究調查更指出,對於最常見的緊張性頭痛,脊骨治療法是在多種療法中,其中一種最有效, 最持久及最快速的治療法。

王漢榮註冊脊醫 ( Dr. Keith Wong Hon Wing ) ,  Registered Chiropractor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應向自己的脊醫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2011年6月7日 星期二

原發性頭痛

原發性頭痛是指沒有其他致病原因的頭痛常見的原發性頭痛包括偏頭痛緊張性頭痛兩種。它們大多與姿勢不當及脊骨錯位有莫大的關連。

頭痛是一種病因不明、反覆發作的頭痛,屬血管性頭痛,亦是常見的神經系統疾病。頭痛的特徵包括:半邊頭痛、像抽痛或脹痛、伴隨心跳或脈搏跳動、痛的厲害常會噁心嘔吐、怕光怕吵;此外走動、上下樓梯或頭晃動都會加劇頭痛頭痛的患者以女性居多,病發最常見年齡為三十五至四十歲。

緊張性頭痛/頸椎性頭痛是一般成人最常見的頭痛。它與肌肉緊繃無法放鬆有關由於患者長期處於緊繃的狀態或因工作關係經常要維持某一特別的姿勢導致頭、頸、肩膀附近的肌肉發生過勞的現象而導致頭痛的產生

緊張性頭痛的症包括: 頭痛的產生由後枕伸延到前額頸部肌肉緊張眼後壓迫感。緊張性頭痛多在白天逐漸增強,可持續數小時或更久,女性比男性更容易發生緊張性頭痛。病發最常見年齡為三十至四十歲。

王漢榮註冊脊醫 ( Dr. Keith Wong Hon Wing ) ,  Registered Chiropractor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應向自己的脊醫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2011年6月3日 星期五

膝蓋痛

膝關節是人體最大的關節,是用來支撐整個身體的重量。膝蓋一旦出現問題,便會帶來痛苦與行動的不便。普遍人以為膝蓋痛只是退化的問題,所以老年人才會有此痛症,這是個錯誤的想法。然而造成膝關節痛的病因有很多,絕對不是退化就可解釋一切。除了退化,肌腱發炎、膝關節的位置不正確、長期勞損、意外創傷等都可以導致膝蓋痛。
只要在日常生活中的不好好保護我們的膝關節,任何年齡都有機會發生膝蓋痛,其中又以過度使用和不正當的使用原因最多。如果處理不當,日後可導致膝關節退化性關節炎。不同的成因可形成不同部位的膝蓋痛,從而直接影響治療的方法。如果你感到膝關節不舒服,應盡快找註冊脊醫作仔細鑑別診斷,避免不必要的長期痛楚和不便。

患上膝蓋痛的高危人士:

1.       長期缺乏運動卻一下子大量地做的人士
2.          有跳舞習慣的人士,尤其是社交舞。因社交舞包含不少扭動膝部的舞步,加快膝關節勞損的速度
3.          有行山習慣的人士,因長時上落斜路會令膝蓋附近的肌肉和韌帶使用過度,造成膝蓋痛
4.          工作需要長時間上落樓梯/斜路、蹲跪、爬高爬低、走路、站立、勞動過量的人士
5.       長時間進行急跑、急停、旋轉、跳躍等動作的運動員(例如:籃球、排球、羽毛球員等)

王漢榮註冊脊醫 ( Dr. Keith Wong Hon Wing ) ,  Registered Chiropractor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應向自己的脊醫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