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7月14日 星期四

肩周炎的成因

肩周炎的成因
在現時醫學上,肩周炎的真正病因不詳,但大多數是因為肩關節部位受創傷、勞損、缺少運動所引起的。此外,還有一些因素會増加患上肩周炎的機會:
l   脊椎或上肢移
l   肩關節過份勞損或退化
l   其他如患糖尿病中風後, 肩膊手術後肩膊固定太久

肩周炎的病徽
l   肩膊活動能力受阻
l   無法舉手及轉動手臂 
l   肩袖隱隱作痛

肩周炎的治療方法
l   脊科治療 : 用一些特別的矯正器及特別的手法矯正輕度錯位的頸脊關節,及用最新的3D牽引床來減低神經線受壓的機會。
l   脊科物理治療 :運用一些特別的理療器如肌肉電療和超聲波,再配合冷敷或熱敷患處,可減輕患
l   處症狀。
l   ART深層肌肉療法 : 用特別的手法把一些因為過度勞損的深層肌肉膜拉鬆。
l   運動治療 : 一些針對肩部肌肉的治療運動,目的恢復肩膊關節的活動度。.
l   盡快接受正確的矯正治療, 往往因為病情拖延愈久, 相對地治療時間也愈久。

王漢榮註冊脊醫 ( Dr. Keith Wong ) ,  Doctor of Chiropractic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應向自己的脊醫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2011年7月11日 星期一

腰背痛的病徽

1.          感到腰背或臀部肌肉緊張及疼痛。
2.          坐或久企時腰背肌肉容易疲倦及酸軟,甚至疼痛。
3.          嚴重者,下肢麻痺或乏力,感覺減弱,甚至無法伸直雙腿。

腰背痛治療方法

1.          脊科治療:用一些特別的矯正器及特別的手法矯正輕度錯位的脊椎關節。

2.          脊科物理治療 : 運用一些特別的理療器材如肌肉電療和超聲波等來鬆弛腰背部附近的肌
3.          肉及增加該處血液循環。

4.          運動治療 : 用一些針對腰背肌肉的治療運動,目的是強化腰背肌肉、增加患處肌肉的柔軟度、減低痛狀覆發的機會。.

盡快接受正確的矯正治療, 往往因為病情拖延愈久, 相對地治療時間也愈久。

預防腰背痛小貼士

1.          保持良好的坐、立及提舉重物等姿勢。
2.          避免長時間坐著或站立,宜於每30分鐘或1小時內轉換坐立姿勢。
3.          坐在椅子時,須保持腰部挺直,有需要時可加配軟墊保持腰部正常弧度,並注意內膝關節應與椅邊保留三隻手指位的空間。
4.          做任何運動前,應做腰部的熱身運動,減低受傷的機會。
5.          定時做適當的腰背舒展及伸展運動,放鬆肌肉。
6.          均衡飲食,可以考慮補充一些抗氧化物,減少老化反應   
7.          如果腰背痛楚持續不消失時,應找註冊脊醫式專科醫生作詳細診斷,並配合脊醫的建議積極治療。

王漢榮註冊脊醫 ( Dr. Keith Wong ) ,  Doctor of Chiropractic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應向自己的脊醫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2011年7月8日 星期五

預防扁平足和坐骨神經痛小貼士

1.          避免站立太久或走路時間太長,令足部過勞
2.          多做一些腳部運動,例如跳繩和用腳尖站立等,從而强化大腿、小腿和足底的肌肉、筋腱及韌帶。
3.          在選擇步行鞋及運動鞋時,可以注意以下幾點:(1)鞋頭部分要寬,讓腳掌有足夠的空間生長;(2)鞋墊應能為承托足弓,固定足弓形狀,患有扁平足者更需要訂造矯正鞋墊,改善足弓下陷的問題;和(3)鞋的後跟部位必須有堅挺的包圍,以提供足夠的承托力保護後腳骨,減低後足外翻的幅度;和(4)必需呎碼及腳型恰當,不要穿太大太小的鞋子。
4.          保持體重,避免超重而加重雙腳的負擔。
5.          保持良好的坐姿,即是雙腳平放在枕上,腰部保持挺直,有需要時可加配軟墊保持腰部正常弧度,並注意內膝關節應與椅邊保留三隻手指位的空間。
6.          綁鞋帶時要就抬高隻腳,避免彎腰。
7.          避免長時間坐著,宜於每30分鐘或1小時內轉換坐立姿勢。
8.          定時安排小休做適當的腰背舒展及伸展運動,放鬆肌肉。
9.          做任何運動前,應做腰部的熱身運動,減低受傷的機會。
10.      均衡飲食,可以考慮補充一些抗氧化物,減少老化反應   
11.      如果痛楚持續不消失時,應找註冊脊醫式專科醫生作詳細診斷,並配合脊醫的建議積極治療。

王漢榮註冊脊醫 ( Dr. Keith Wong ) ,  Doctor of Chiropractic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應向自己的脊醫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2011年7月7日 星期四

坐骨神經痛的病徽

1.          通常,患者會首先感到腰部及臀部肌肉疼痛及麻痺。
2.          幾天或幾星期後才會感到大腿後側,小腿下端以及足部疼痛。
3.          腿部疼痛的程度會超過腰背部疼痛,有時腰背部疼痛會完全消失。

坐骨神經痛治療方法
1.          脊科治療:用一些特別的矯正器及特別的手法矯正輕度錯位的脊推關節。

2.          脊科物理治療 : 運用一些特別的理療器材如肌肉電療和超聲波等來放鬆肌肉、 增加該處血液循環、減輕局部神經壓迫的徵狀。

3.          運動治療 : 用一些針對腰背肌肉的治療運動,目的是強化腰背肌肉、增加患處肌肉的柔軟度、減低痛狀覆發的機會。

盡快接受正確的矯正治療, 往往因為病情拖延愈久, 相對地治療時間也愈久。

預防坐骨神經痛小貼士

1.          保持良好的坐姿,即是雙腳平放在枕上,腰部保持挺直,有需要時可加配軟墊保持腰部正常弧度,並注意內膝關節應與椅邊保留三隻手指位的空間。
2.          綁鞋帶時要就抬高隻腳,避免彎腰。
3.          避免長時間坐著,宜於每30分鐘或1小時內轉換坐立姿勢。
4.          定時安排小休做適當的腰背舒展及伸展運動,放鬆肌肉。
5.          做任何運動前,應做腰部的熱身運動,減低受傷的機會。
6.          均衡飲食,可以考慮補充一些抗氧化物,減少老化反應   
7.          如果痛楚持續不消失時,應找註冊脊醫式專科醫生作詳細診斷,並配合脊醫的建議積極治療。

王漢榮註冊脊醫 ( Dr. Keith Wong ) ,  Doctor of Chiropractic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應向自己的脊醫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2011年6月27日 星期一

預防膝蓋痛小貼士

1.          保持良好的坐姿,即是雙腳平放在枕上,腰部保持挺直,有需要時可加配軟墊保持腰部正常弧度,並注意內膝關節應與椅邊保留三隻手指位的空間。


2.          如需長時間坐著,應該找到能伸直雙腳的方式,讓膝蓋放鬆,減輕壓力。

3.          如果腳受傷,走路會跛,就應該使用柺仗,否則會使身體其他部位肌肉和韌帶工作過度,而引起膝蓋問題。

4.          活動有節制:少做任何可能會使膝蓋惡化的活動,如跑步及其他會震動到關節的運動。避免長期坐著,並以電梯或手扶梯代替走樓梯。

5.          使用個人矯正足弓鞋墊:矯正足弓鞋能減輕膝蓋的壓力,幫助減輕疼痛。

6.          使用護膝:護膝基本上沒有治療作用,主要作用提醒你膝蓋受傷,不要使它惡化。

7.          定時做訓練大腿肌肉的運動:
8.          一隻腳往前踏一步,前腳彎曲膝蓋,後腳保持垂直,維持10秒,重復做10~15次。
9.          騎靜止的腳踏車可鍛練大腿肌肉。記住要讓腳踏車的拉力在中等程度,才不會傷膝蓋。腳板在接近地面時,膝蓋應仍稍微彎曲。

10.      如果痛楚持續不消失時,應找註冊脊醫式專科醫生作詳細診斷,並配合脊醫的建議積極治療。

王漢榮註冊脊醫 ( Dr. Keith Wong ) ,  Doctor of Chiropractic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應向自己的脊醫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2011年6月23日 星期四

腰背痛症

腰背痛是最常見的症狀,可由各種病因引起。有很多不同的痛症或疾病也可以引起腰背痛。在這些腰背痛的患者中,大部份是因為椎間盤突出而造成腰背痛。當椎間盤突出時,很大機會會壓著神經線,以致腰背痛,甚至有麻痺的感覺。腰背痛可以出現在任何年齡的人士,但患者以4559歲的人士和文職人員居多。因文職人員需要長時間坐著工作,加上辦公桌椅和電腦位置不佳,造成姿勢不良,引致肌肉經常拉緊,因而產生腰背痛。

患上腰背痛的高危人士:


1.          日常姿勢不正確的人士(例如不正確的姿勢移動重物)
2.          缺乏運動的人士
3.          工作需要長時間站立或彎腰的人士
4.          工作需要舉起、搬運或拖拉過重物件的人士
5.          椅子不足以支托背部
6.          腰背曾受過創傷的人士
7.          孕婦

腰背痛的成因:


腰背痛的成因可分類為以下幾種:
1.          日常損傷(可分為急性和慢性兩種)
2.          急性損傷:如脊柱骨折側棹酅豑鋖裲,韌帶、肌肉 關節囊的撕裂,急性椎間盤突出等。
3.          慢性損傷:如韌帶炎側棹酅豑鋖裲,肌肉勞損,脊柱骨關節的增生和退變,神經線受壓等。
4.          脊椎關節退化:如椎間盤退變、老年性骨質疏鬆症等。
5.          日常姿勢不良:長期伏案工作或彎腰工作、懷孕、肥胖,這些因素會加重腰部肌肉的負擔。
6.          腫瘤:背部組織的良性或惡性腫瘤均可引起腰背痛。
其他疾病:如腎臟疾病、腎下垂 心髒病等均可引起腰背部疼痛。

王漢榮註冊脊醫 ( Dr. Keith Wong Hon Wing ) ,  Registered Chiropractor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應向自己的脊醫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2011年6月21日 星期二

膝蓋痛的成因

1.           膝關節退化

2.           膝關節組織發炎:1.髕骨肌腱炎(髕骨肌腱是用來協助化解和吸收因跑跳落地時對膝關節所造成的壓力,對膝關節有穩定的作用,所以重複不當的使用,就會令髕骨肌腱受損導致發炎) 2.膝關節滑膜炎(滑膜是有滑潤關節軟骨面的作用,增加關節活動範圍。過度勞損或使用不當會造成滑膜的急性發炎,令膝關節的活動範圍大大減低)3.鵝掌肌腱炎(長時間跑步、下坡、過度的行走和運動都可引起鵝掌肌腱炎)

3.           膝關節的位置不正確

4.           長期勞損

5.           意外創傷

膝蓋痛病徽
1.  通常,患者會首先感到腰部臀部肌肉疼痛及麻痺
2.  幾天或幾星期後才會感到大腿後側,小腿下端以及足部疼痛。
3.  腿部疼痛的程度會超過腰背部疼痛,有時腰背部疼痛會完全消失。

膝蓋痛治療方法

1.  脊科治療:用一些特別的矯正器及特別的手法矯正輕度錯位的脊推關節。

2.  脊科物理治療 : 運用一些特別的理療器材如肌肉電療和超聲波等放鬆肌肉、 增加該處血液循環、減輕局部神經壓迫的徵狀

3.  運動治療 : 用一些針對肌肉的治療運動,目的是強化肌肉、增加患處肌肉的柔軟度
減低痛狀覆發的機會.盡快接受正確的矯正治療, 往往因為病情拖延愈久,,相對地治療時間也愈久。


王漢榮註冊脊醫 ( Dr. Keith Wong Hon Wing ) ,  Registered Chiropractor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應向自己的脊醫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