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5月3日 星期二

預防膝蓋痛小貼士

1.          保持良好的坐姿,即是雙腳平放在枕上,腰部保持挺直,有需要時可加配軟墊保持腰部正常弧度,並注意內膝關節應與椅邊保留三隻手指位的空間。

2.          如需長時間坐著,應該找到能伸直雙腳的方式,讓膝蓋放鬆,減輕壓力。


3.          如果腳受傷,走路會跛,就應該使用柺仗,否則會使身體其他部位肌肉和韌帶工作過度,而引起膝蓋問題。

4.          活動有節制:少做任何可能會使膝蓋惡化的活動,如跑步及其他會震動到關節的運動。避免長期坐著,並以電梯或手扶梯代替走樓梯。

5.          使用個人矯正足弓鞋墊:矯正足弓鞋墊能減輕膝蓋的壓力,幫助減輕疼痛。

6.          使用護膝:護膝基本上沒有治療作用,主要作用提醒你膝蓋受傷,不要使它惡化。

7.          定時做訓練大腿肌肉的運動:
* 一隻腳往前踏一步,前腳彎曲膝蓋,後腳保持垂直,維持10秒,重復做10~15次。
* 騎靜止的腳踏車可鍛練大腿肌肉。記住要讓腳踏車的拉力在中等程度,才不會傷膝蓋。腳板在接近地面時,膝蓋應仍稍微彎曲。

8.          如果痛楚持續不消失時,應找註冊脊醫式專科醫生作詳細診斷,並配合脊醫的建議積極治療。

王漢榮註冊脊醫 ( Dr. Keith Wong ) ,  Registered Chiropractor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應向自己的脊醫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2011年4月29日 星期五

手腕管道綜合症(滑鼠手)


腕管是由腕骨、腕橫韌帶組成的通道。管內含有多個手部腱肉及正中神經線,當腕管通道中的正中神經線被擠壓時,患者的手掌或手指會有疼痛、麻痺、手指關節不靈活的感覺,這就是「手腕管道綜合症」。它是一種常見的職業病,通常患有此痛症的人士是需要長期使用電腦和操作滑鼠的,因此又稱為「滑鼠手」。此痛症的病人以女性居多,是由於女性的手腕通常比男性小,腕部正中神經更容易受到壓迫所致。

較易患上滑鼠手的高危人士:
1.    因長期日常生活姿勢不正確,而令頸椎骨移位, 令並周邊的神經線受壓

2.    外來衝擊性或撞擊性傷害, 如車禍受傷, 運動受傷等
3.    年紀大及頸椎退化

滑鼠手的成因:
正中神經是主要控管大拇指、食指、中指以及一部份無名指的感覺神經。手部的正中神經是位於手腕內,會穿過由腕骨與韌帶組成的「腕官」,當手腕內的正中神經受到外來壓迫時,就可能出現「滑鼠手」的症狀。

王漢榮註冊脊醫 ( Dr. Keith Wong Hon Wing ) ,  Registered Chiropractor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應向自己的脊醫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2011年4月26日 星期二

膝蓋痛的成因

1.  膝關節退化

2.  膝關節組織發炎:1.髕骨肌腱炎(髕骨肌腱是用協助化解和吸收因跑跳落地時對膝關節所造成的壓力,對膝關節有穩定的作用,所以重複不當的使用,就會令髕骨肌腱受損導致發炎) 2.膝關節滑膜炎(滑膜是有滑潤關節軟骨面的作用,增加關節活動範圍。過度勞損或使用不當會造成滑膜的急性發炎,令膝關節的活動範圍大大減低)3.鵝掌肌腱炎(時間跑步、下坡、過度的行走和運動都可引起鵝掌肌腱炎)

3.  關節的位置不正確

4.  長期勞損

5.  意外創傷

膝蓋痛的病徵:通常,患者會首先感到腰部臀部肌肉疼痛及麻痺

幾天或幾星期後才會感到大腿後側,小腿下端以及足部疼痛。
腿部疼痛的程度會超過腰背部疼痛,有時腰背部疼痛會完全消失。

膝蓋痛的治療方法:

1.      脊科治療:用一些特別的矯正器及特別的手法矯正輕度錯位的脊推關節。

2.      脊科物理治療 : 運用一些特別的理療器材如肌肉電療和超聲波等放鬆肌肉、 增加該處血液循環、減輕局部神經壓迫的徵狀

3.        運動治療 : 用一些針對腰背肌肉的治療運動,目的是強化腰背肌肉、增加患處肌肉    的柔軟度,減低痛狀覆發的機會

盡快接受正確的矯正治療, 往往因為病情拖延愈久, 相對地治療時間也愈久。

王漢榮註冊脊醫 ( Dr. Keith Wong Hon Wing ) ,  Registered Chiropractor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應向自己的脊醫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2011年4月20日 星期三

膝蓋痛

關節是人體最大的關節,是用來支撐整個身體的重量。膝蓋一旦出現問題,便會帶來痛苦與行動的不便。普遍人以為膝蓋痛只是退化的問題,所以老年人才會有此痛症,這是個錯誤的想法。然而造成膝關節痛的病因有很多,絕對不是退化就可解釋一切。除了退化,肌腱發炎、膝關節的位置不正確、長期勞損、意外創傷等都可以導致膝痛。

只要在日常生活中的不好好保護我們的膝關節,任何年齡都有機會發生膝蓋痛,其中又以過度使用和不正當的使用原因最多。如果處理不當,日後可導致膝關節退化性關節炎。不同的成因可形成不同部位的痛,從而直接影響治療的方法。如果你感到膝關節不舒服,應盡快找註冊脊醫仔細鑑別診斷,避免不必要的長期痛楚和不便。

患上膝蓋痛的高危人士
1.   長期缺乏運動卻一下子大量地做人士
2.  有跳舞習慣的人士,尤其是社交舞。因社交舞包含不少扭動膝部的舞步,加快關節勞損的速度
3.  有行習慣的人士,因長時上落斜路會令膝蓋附近的肌肉和韌帶使用過度,造成膝蓋痛
4.  工作需要長時間上落樓梯/斜路、蹲跪、爬高爬低、走路、站立、勞動過量的人士
5.   時間進行急跑、急停、旋轉、跳躍等動作的運動員(例如:籃球、排球、羽毛球員等)

王漢榮註冊脊醫 ( Dr. Keith Wong Hon Wing ) ,  Registered Chiropractor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應向自己的脊醫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2011年4月19日 星期二

Pregnancy and Chiropractic

Pregnant women can safely receive chiropractic care. In fact, chiropractic treatments can promote a healthy, stress-free pregnancy by alleviating joint pain, muscle aches and nausea.

Chiropractors are trained to accommodate the special needs of pregnant women. Treatments are modified so that no pressure is applied to the abdomen. Some chiropractors receive specialized training to address specific conditions that can arise during pregnancy. Such a practitioner will have a special table that adjusts to accommodate the belly at all stages of pregnancy.

Misaligned joints may be caused by the massive changes that occur during a pregnancy. Weight gain, changes to the alignment of the pelvis, changes to posture, and increased curvature of the back all contribute to pain and discomfort. Chiropractic treatments can be especially effective in reducing the effects of these physical stresses on the body.

Chiropractic treatment can provide relief for other symptoms of pregnancy, such as nausea and morning sickness. Stress to the uterus and its supporting ligaments may be reduced by means of a specialized technique in establishing balance in the pelvis. This has also proved to be useful in helping breech babies turn naturally before the onset of labor.


王漢榮註冊脊醫 ( Dr. Keith Wong Hon Wing ) ,  Registered Chiropractor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應向自己的脊醫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It is not intended as medical advice to any specific person. If you have any need for personal advice or have any questions regarding your health, please consult your
Chiropractors for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2011年4月14日 星期四

怎樣斷定患上扁平足(鴨仔腳)

扁平足,又稱為「鴨仔腳」。正常來說,一般人的內側處是應該有一個凹陷的位置,它叫「足弓」。每當人體在步行或跑步時,足弓會根據各種地形,提供適度的彈力和扭力,並做到吸震和平衡的作用。可是,患有扁平足者是沒有足弓的,他們在站立或踩地時,內側足弓下陷,足底因而變得扁平,甚至平貼近於地面(如圖一)很多時他們的後腳跟更會呈現外翻(傾斜)的現象(如圖二)扁平足改變了正常步行的力學,因而影響了小朋友的走路姿勢因而有可能產生不同的慢性足部問題:足弓痛、足底筋膜、姆指外翻、蹠痛(腳前掌疼痛)膝痛、足部及小腿肌肉勞損等等。


扁平足的原因可分為先天性和後天性兩種:
·         先天性:先天性的扁平足是指足底內側足弓因先天的因素而消失。這種因素包括:先天性跗骨黏合、先天性韌帶鬆弛、遺傳因素等等。如父母或家族成員患有扁平足,你患上的機會亦相對較大。
·         後天性:後天性的扁平足是指足底內側的足弓原本是正常的,但是因為許多不同的因素而造成次發性足底足弓消失。這些因素大多與生活習慣有關,例如身體過重並大大超越足弓可承擔的重量、缺乏運動而造成足部肌肉力量不足和足弓缺乏彈性、意外受傷引致韌帶鬆弛等


王漢榮註冊脊醫 ( Dr. Keith Wong Hon Wing ) ,  Registered Chiropractor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應向自己的脊醫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2011年4月13日 星期三

你有足底筋膜炎的病徽?

足底筋膜炎的病徽:

·             早上下床腳底踩到地板時,腳跟出現強烈刺痛,直到步行三、四十分鐘後,痛楚才會逐漸消失。
·             每次步行或活動的初期,腳跟會感到隱隱作痛,但走動一陣子之後,疼痛卻會漸漸減輕。
·             站立太久或活動過多時腳底會感到痛楚,越走越痛,有時甚至無法行走,必須坐下休息。
足底筋膜炎的治療方法:

·             脊科物理治療 :運用一些特別的理療器如肌肉電療和超聲波,有增加該處血液循環、減低發炎的
·             程度、舒緩患處痛楚的作用。
·             運動治療 : 用一些針對足部肌肉的治療運動,目的是加強足部肌肉的保護、增加足部肌肉的柔
·             軟度、減低足底筋膜發炎覆發的機會。
·             訂製個人矯正足弓鞋墊 :鞋墊是依照足部力學而設計的,可以增加足部的舒適度,保護足跟,減低腳跟在走路時所承受的壓力,從而避免筋膜因牽扯而受傷害,有效地減輕疼痛。

預防足底筋膜炎小貼士:
·             應選擇柔軟、寬鬆的鞋來穿著,盡量避免高跟、太緊或太硬的鞋。
·             可以輕輕按摩腳底,以減輕足底筋膜的張力。
·             避免長時間步行或跑步。
·             做任何運動都要循序漸進,不可隨意急劇增加運動量,盡量維持適當的體重。
·             定時做訓練小腿後側肌肉和足底筋膜的運動:
·             坐在椅子上,腳底平放於地上,膝蓋彎曲,練習以腳趾頭來抓毛巾。此運動可以強化足底肌肉。
·             身體站立一隻腳往前踏一步,雙腳腳跟不可離地,身體重心往前移,後腳的小腿肌肉應有輕微被拉扯的感覺,維持此動作10秒,重復做10~15次。此運動可以增加足跟肌腱的柔軟度。
·             使用個人矯正足弓鞋墊:矯正足弓鞋墊能足底筋膜減輕的壓力,幫助減輕疼痛。
·             如果痛楚持續不消失時,應找註冊脊醫式專科醫生作詳細診斷,並配合脊醫的建議積極治療。


王漢榮註冊脊醫 ( Dr. Keith Wong Hon Wing ) ,  Registered Chiropractor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應向自己的脊醫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